记者3月19日从河南省林长办公室了解到,截至目前,省市县三级已全部建立“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并成功办理一批有影响的典型案件,有效筑牢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资源保护屏障,助推生态强省、森林河南、幸福美好家园建设。
“日前省林长办公室和省检察院联合发布了8个典型案例,这8个典型案例涉及黄河故道湿地保护、侵占公共绿地……”
在河南省林业局网站,省林长办公室、省检察院联合发布了“林长+检察长”制开展以来办理的8起典型案件。省林长办公室工作人员李永成告诉记者,公开发布的这8起案例,涉及黄河故道湿地保护、侵占公共绿地、国有林场保护、古树名木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滥伐林木和非法收购林木等。
“这些案例的发布一方面对违法行为进行有效地打击,同时也以案说法,以案促治,促进社会效果和法治效果的增强,为全社会形成保护林草湿资源的共识和强大合力提供鲜活的案例教育材料。”
据了解,2022年起河南全面推行“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以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强化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资源的协同保护合力。截至目前,全省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以及159个县全部建立了“林长+检察长”制。2022年,河南检察机关办理涉林刑事案件批捕44件56人,起诉429件724人,共办理涉林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件237件。李永成:
“把林长+检察长,特别是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作用和公益诉讼职能充分发挥出来,能够在保护森林资源、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形成了林业和检察机关共同保护林草湿生态资源的强大合力,为广大人民提供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美丽生活环境。”(记者 王霆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