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林业局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351号建议的答复

2020年08月21日 来源:

河南省林业局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351号建议的答复

姬利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四优四化”内容中将“优质林果”调整为“优质果蔬”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为加快推进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发〔2017〕18号)精神,2017年11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7-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以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以下简称“四优”)为重点,以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经营规模化(以下简称“四化”)为基本路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行动方案》中的“优质林果”是广泛意义的优质林果,包含水果干果、木本油料、花卉苗木、蔬菜、食用菌、茶叶、中药材等。《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省水果面积稳定在700万亩左右,苹果、桃、梨、葡萄优质果率达到80%左右;板栗、大枣、柿子等干果面积稳定在210万亩左右;油茶、核桃、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面积达到730万亩;花卉苗木达到370万亩;全省瓜菜面积稳定在3100万亩左右;食用菌产量达到580万吨...”“着力打造豫西苹果,豫西南猕猴桃,豫南板栗,豫中东梨、桃,豫中、豫北枣等优质水果、干果产区;豫南油茶,伏牛山区太行山区核桃、伏牛山区太行山区黄淮海平原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产区;京广、陇海沿线城市蔬菜、花卉苗木优势产区;黄淮海平原、豫西北山区、南阳盆地、淮南区食用菌优势产区...”对于您重点提出的蔬菜、食用菌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在全省建设40个优质林果示范县,其中蔬菜示范县和食用菌示范县各占5个,不但提到了特色蔬菜和食用菌,而且是重点发展对象。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种养业转型升级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蔬菜食用菌产业,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将有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下一步,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我省特别是重点区域食用菌等产业发展。

  感谢您对我省林业工作的关注!

  2019年6月10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河南省林业产业发展中心 0371-65955363

  联系人:王超

  抄送:省人大选任联工委(3份),省政府督查室(1份)、濮阳市

  人大、政府(各1份)。

  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351号建议

  题目:关于“四优四化”内容中将“优质林果”调整为“优质果蔬”的建议

  河南省“四优四化”提出“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没有提到:特色蔬菜,特别是食用菌。中国食用菌总产已占世界的70%,河南食用菌总产从2003年连续15年占全国第一。“西峡香菇”、“泌阳花菇”、“清丰白灵菇”等菌菇都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都是全国优质果蔬代表。特别是“清丰菌菇”,据统计:在河南省36家食用菌工厂化种植企业,其中12家在清丰;在全球8种食用菌工厂化种植技术成熟的品种(金针菇、杏鲍菇、蟹味菇、白玉菇、海鲜菇、鹿茸菇、双孢菇、银耳等)中,清丰县占有5种,明年还会继续增加,达到6-7个品种;除此以外,清丰县还有规模化基地种植品种10多个,是全国食用菌工厂化及基地种植品种最多、规模最大的县域之一,已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根据刚得到的海关出口统计数据:2018年1至11月河南省农产品出口150多亿元,其中食用菌占高达50%,金额达70多亿元。且食用菌生产是以农产物秸秆、林木枝丫材、实木家具厂木屑等农林废弃物和麸皮、米糠等廉价农副产品为原材料,是农业循环经济产业,菌菇产品是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是河南大多数县区脱贫攻坚的抓手,解决了贫困户及返乡农民工就创业问题,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留守老人问题、留守妇女家庭和谐问题,甚至还抑制了农村非法宗教活动问题。还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现产业兴旺第一要务的有力抓手!

  建议:把河南“四优四化”中的“优质林果”调整为“优质果蔬”,涵盖食用菌河南这一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