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林业局关于省政协第十二届二次会议第1220690号提案的答复

2020年08月21日 来源:

河南省林业局关于省政协第十二届二次会议第1220690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陆斌彬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对杨柳絮进行治理的提案”已交省林业局办理。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关于杨柳飞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危害问题,我局组织人员对其形成原因、危害等情况进行多次实地调研,专题研究防治措施,积极调整造林树种结构,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杨柳飞絮的形成原因

杨柳絮是杨柳雌株繁殖的自然现象,飞絮是杨柳雌株开花结果的产物,它的果实是包裹着白色絮状物的小硕果,絮状物里就是杨柳树的种子。随着果实的成熟,小硕果裂开,这种白色絮状物飞出,杨柳飞絮实质上是杨柳树种子基端上的附属绒毛,植物学术语叫“种缨”,起源于胚珠的珠柄,起帮助种子借风力传播的作用。由于杨柳树在进化中选择以风力作为传媒来繁衍,其种子非常小,其种子的自然繁衍几率极小,只能以大量的种子换取少量的生存机会。再加上杨柳树种子的种缨非常发达,其长为种子长度的5倍左右,宽度的10—20倍左右,故每株成年杨柳树雌株都会形成大量的飞絮。

杨柳树是我省国土绿化的主力军,特别是本世纪初大面积栽植的雌株杨树,已经到了生理成熟期,每年春季都会出现大面积的杨柳飞絮,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危害。同时,它们还发挥着释氧固碳、降温增湿、减菌杀菌等多种生态功能,如果大量伐除这些树木,不仅会引起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景观下降,还会造成更为严重的生态损失。所以,短时期内杨柳树栽植密集的区域,春季仍然会形成大量飞絮污染。

二、杨柳飞絮的防治方法

杨柳飞絮飘飞的问题在10多年前就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并开始不断摸索相应的防治措施。近年来,北京、郑州、济南多地已采取打针、嫁接、修剪等措施,抑制、减少杨柳絮的飞舞。我省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改善杨柳絮大量飘飞的状况:

(一)高位嫁接换头,将雌株变雄株,通过高位去冠,采用雄株进行嫁接,可以将原雌株变为雄株。

(二)树干注射植物飞絮抑制剂,可以抑制杨柳树的雌花分化。省林科院的专家研发出了能够有效抑制柳树飞絮的技术,通过给杨树、柳树每年“打一针”的方式抑制其种子开花,从而减少飞絮的产生。注射针剂后,70%以上的杨柳树雌株飞絮绝迹。该技术没有二次污染问题,见效快,使用方便,可操作性强。

(三)喷水控制飞絮,在雌花长到8cm时,利用水车机械喷头的压力将雌花喷掉,飞絮粘水着地后及时予以清理;

(四)选育杨柳树雄株。杨柳树飞絮产自雌株,通过扦插育苗等技术措施选育雄株,剔除雌株,大量培育杨柳雄株,逐步满足林业生态建设的需要。

(五)更新换代为杨柳树雄株,逐步替换现有雌株杨柳树,进而改变城市、乡村杨柳树雌雄株比例,大量减少或消除杨柳絮飘飞现象。

三、治理杨柳飞絮存在的问题

杨柳飞絮是影响范围很广的普遍性问题。综合对比多种防治杨柳飞絮的措施,杨柳树高接换头抑制率可达到100%,但是成本较高;注射抑制剂也能起到良好的抑制效果,但是需要每年重复注射,累计成本高;喷水作业只是暂时缓解,不能根治,而且受机械、树木生长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更新杨柳树雌株是最长期有效的办法,但时间最长投入最大,就目前的现实状况来说,大量成年杨柳树已成规模,并且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短期内全面更换现有杨柳树雌株不太现实,只能循序渐进,逐步调整树种结构,通过更新、更换老化的杨柳树,栽植其他绿化树种,减少杨柳飞絮危害。因此,治理杨柳飞絮是一项长期工程,绝非一日之功,既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也需要人们的耐心和理解;既要采取综合措施减少飞絮总量,也要引导市民科学预防。

四、治理杨柳飞絮问题的措施

根据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全省杨树林面积达1327.95万亩,森林蓄积量7511.49万立方米,分别占全省森林面积和蓄积的29%和43.94%。杨树全部是人工林,分别占全省人工林面积和蓄积的50.91%和71.7%,是平原地区真正的当家树种、全省森林资源的主要组成树种、支撑森林资源生长和消耗及整个木材加工产业、特别是人造板和木浆造纸的主力树种。杨柳树具有生长快、成荫快、成活率高、养护成本低等特点,在城乡绿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一株成年杨树,一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72公斤,释放氧气125公斤,滞尘16公斤。一株成年柳树,一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81公斤,释放氧气204公斤,滞尘36公斤。目前,杨树在我省仍具有不可替代性,对于改善平原地区生态环境、保障粮食稳产增产中将继续发挥巨大的支撑作用。因此,治理杨柳飞絮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采取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加快培育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在治理杨柳絮问题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认真落实2018年9月省政府印发的《森林河南生态建设规划(2018-2027年)》关于“大力发展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合理选择多树种造林,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有步骤地对现有产生飞絮、球果污染树种(如杨柳树雌株、多球悬铃木等)和易发生病虫危害及生长不良的树种进行更新替换”的要求,督促各地认真实施我局每年下达的营造林计划中“不用杨树雌株进行育苗和造林。在森林抚育工程中,优先伐除杨树雌株,并加大对杨树人工林的更新改造力度”的举措,调整树种组成,优化林分结构,从源头上进行治理。

(二)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建城镇绿地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创新绿化模式,科学配置造林树种,营造以适生乡土长寿树种为主的混交林,不断丰富生物多样性和树种多样性,从源头上避免单一树种造林引起的杨柳飞絮等危害。

(三)结合退化防护林改造,加大现有林分更新改造力度,营造混交林,降低杨柳等树种比例,增加适生乡土长寿树种比例,扩大混交林面积。

(四)加强杨柳树遗传性状改良和新品种选育,选育既速生又无飞絮的杨柳树优良新品种,广泛应用于城乡绿化和农田防护林建设。

(五)对单一由杨柳树组成的城区绿地进行抚育改造,在地面上种植灌木和草本,形成乔灌草立体复合结构吸附飞絮,并配合开花季节高压水枪冲洗、修枝剪条等人工措施,控制杨柳絮大范围飘飞现象。

(六)针对城乡居住区等重点区域,加大防治力度,采取注射花芽抑制剂、疏除杨柳树雌花序等应急技术措施,加快治理杨柳飞絮危害问题。

再次感谢您对河南林业生态建设的支持和理解!希望您一如继往地关心和支持我省森林河南生态建设。

 

 

 

                                 2019年5月28日

联系单位:河南省林业局科技处              

联 系 人:李永成    电话:0371-65936570

邮政编码:450003;地址:郑州市纬五路40号

抄送:省政协提案委办公室(3份)、省政府督查室(3份)、

  开封市政府、政协(各1份)

 

 

省政协第十二届二次会议第1220690号提案

 

题目:关于对杨柳絮进行治理的提案

各地市每年5、6月份,漫天的杨絮柳絮让广大市民深受其害,不胜其烦,已经成为周期性的生态危害,极大的影响了环境和市民的身体健康。杨柳絮的危害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过敏源。许多人是对杨柳絮过敏的。作为过敏源的杨柳絮,会引起打喷嚏、咳嗽、气喘、瘙痒等症状,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面部水肿、哮喘甚至危及到生命。

2.阻碍视线。一到杨柳絮泛滥的时节,漫天的杨柳絮可以说是遮天蔽日了。这不仅对开车的司机造成了视线的阻碍,也对行人的注意力造成了干扰。有时人们在躲避杨柳絮的同时,也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这也对人身安全构成了威胁。

3.火灾。杨柳絮对人的最大威胁应该就是火灾了。开春时节本来就天干物燥,再加上杨柳絮极易被引燃,所以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建议:

第一, 逐渐减少杨树、柳树的雌株数量,将一些老、杂、劣、危的杨柳树雌株,替代为多元化树种。

第二, 通过注入植物激素,人为调节杨絮、柳絮的产生量。

第三, 加强日常的管理、修剪。